- 手机:
- 18888889999
- 电话:
- 0898-66889888
- 邮箱:
- admin@scy777.com
- 地址:
- 乐博体育有限公司
目前疫情未了,全球的经济、政治格局也正在发生剧变,全球教育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2021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未来五年的教育是否会出现“新常态”?国内外的顶尖学者在思考什么?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如何为学生的学习而努力bob综合体育在线,又从中学到了什么?“教育新常态”的内容是否已经浮现?如何把握未来教育发展大趋势?
我们邀请到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教育与技能司司长、“PISA之父”安德烈亚斯•施莱克尔(Andreas Schleicher),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学系统实验室主任贾斯汀·里奇(Justin Reich)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学习科学研究员安德里亚·千叶(Andrea Chiba)等五位域外知名专家学者。他们将从宽阔的国际视野认识疫情,重新定义学习,展望教育新常态。在明日大会上Justin Reich(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学系统实验室主任、学习科学家),他专注于研究大规模在线学习、基于实践导向的教师教育以及未来在线学习,他将带来《无功的改革:为何单凭技术无法改变教育》,相信他的思考会为我们打开另外一扇窗。Andreas Schleicher ,他担任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教育与技能司司长,被誉为“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PISA之父”,同时担任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成年人技能调查(PIAAC)等多项衡量标准制定及分析工作,相信他的演讲会带来全新的世界视野。
本届论坛邀请到很多国内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包括: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朱永新 ,香港大学原副校长、荣休教授程介明,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丽,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罗 滨、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等。他们将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关系、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明确各自在未来教育中的定位和职责。
朱永新老师在他的新著《走向学习中心》里提出:在未来,学校会不会真正地“消亡”?在互联网改变一切的时代,人们更是期盼互联网能够成为变革教育的神器,正像互联网颠覆了商业模式,颠覆了金融体系一样。严格来说,学校永远不会真正地“消亡”,但是学校的转型以及学校作为教育资源提供者的唯一地位将受到挑战,这是必然的。“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正在创造的地方”。未来并不遥远,关键是要有创新思维。许多过去不敢想象的事情,在互联网时代都做到了。在世界各国,在中国的许多地方,已经有很多人在悄悄进行这样或那样的变革与创造。
我们邀请来自不同经济发展地区的六位市、县(区)教育局长,分享区域教育管理经验,提高教育治理效能;以“过一种幸福完整教育生活”为宗旨的新教育团队,将分析新冠疫情背景下,于危机中得新机,释放信息化“红利”,开启未来学习新样态;香港翻转教学协会将探究“新常态”下, 进一步共学、共创、再概念化, 昂首走向新的将来;面对教育新常态,香港的专业学习社群将把人工智能教育由技术层面走向应用层面,优化人类生活及福祉,加强同理心帮助弱势社群。
2.安德烈亚斯•施莱克尔(Andreas Schleicher)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教育与技能司司长,“PISA之父”)
3.贾斯汀·里奇(Justin Reich)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学系统实验室主任
5.安德里亚·千叶(Andrea Chiba)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学习科学研究员
7.程介明 香港大学原副校长、荣休教授,世界教育前沿论坛主席,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
2.邱 新教育学校管理研究所执行所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家书院兼职研究员
题目:《释放信息化“红利”:当下学校“新管理”的首要任务——面对疫情,一个新教育研究机构的行与思》
3.袁卫星 新教育新生命教育研究所执行所长、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第一实验学校校长
题目:《应对疫情,新生命教育的担当与作为——面对疫情,一个新教育研究机构的行与思》
题目:《疫情危机,开启未来学习新样态——面对疫情,一所新教育学校的行与思》
点评专家2:罗 滨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长,国家教材委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